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19节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足够死罪了!”

说罢便引剑自刎。

这两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有说他临死前幡然醒悟不该坑杀俘虏;有说他心灰意冷给自己找了个该死的原因然后引剑自刎……

白起到底是怎么想的大概只有他本人才知道。

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,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的时候心里确实是不甘心的。

当然,这换了谁都不会甘心的。白起为秦国打了大大小小七十多场战,从无败绩,攻城七十多座,可谓军功赫赫,立下无数汗马功劳。

到头来却因为小人的挑拨被秦昭襄王赐死。

死得很憋屈。

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,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后,立即上奏秦昭襄王请求一举攻克赵国国都邯郸,不给赵军一丝喘息之机。

凡是懂军事的人都会同意白起这个请求,被坑杀四十万大军的赵国元气大伤,此时不进攻难道要等赵国缓过来再打吗?

而且那个时候是战国七雄,打了一家,很可能会招来其他家,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摆在那里,如果任由秦灭赵而不管,那下个被秦灭国的没准就是他们了。

加上坑杀四十万大军确实太不人道,会让其他国家觉得反抗也是死,不反抗也是死,都是死反抗还有一丝机会,然后他们就更团结地抵抗秦国了。

趁赵国元气大伤没有缓过来,也没来得及请援兵的时候攻打邯郸是最优解。

可是军事上的事往往是由政治做主,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懂军事的人说了没有用。

秦昭襄王没有同意白起的请求。

为什么呢,因为当时的秦国丞相范雎担心白起的功劳高过于自己,使得自己日后在朝廷上被他打压,就连忙说服秦王退兵,与赵国签订“割地求和”之盟约,先让秦军休养生息以求日后再一举拿下赵国。

秦昭襄王同意了,命令白起退兵函谷关。

后来赵国出尔反尔,一座城池也没给秦国,秦昭襄王怒了,命令白起率兵攻打邯郸。

可这时候已经错失了打赵国的好时机,赵国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,周边的国家也派出了援兵,作为军事天才的白起当然明白这场战打不了,而且当时他病了,也上不了战场,便极力劝阻秦昭襄王。

可是秦昭襄王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,并没有听白起的,他先后派王陵、王龁等将领作为主将出征邯郸。

结果就和白起预料的一样,秦军在邯郸一而再而三的被赵军连连挫败。每次挫败秦昭襄王都会让白起出征,但白起每次都拒绝,秦昭襄王面上过不去,恼羞成怒。

亲自去白起府上,对他说出了那句经典的:“君虽病,强为寡人卧而将之。有功,寡人之愿,将加重于君。如君不行,寡人恨君。”

意思就是您虽然有病,也得勉强自己卧着为寡人带兵。有了战功,这是寡人希望的,会重赏您。如果您不去,寡人就会怨恨您。

白起头铁得不行,他还在不停的劝秦昭襄王放弃攻打赵国。

秦昭襄王沉着脸离开了。

之后范雎再度请求白起复出,白起仍称病不起。秦昭襄王于是将白起贬为普通士兵,放逐至阴密。

由于病体不便,白起并未立即启程。三月后,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,秦昭襄王更迁怒于白起,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。

白起只得带病上路,行至杜邮,收到了秦昭襄王让使者送来的剑,让他自裁。

一代军神就此陨落。

这中间虽然少不了范雎的挑拨和上眼药,但决定赐死白起的还是秦昭襄王。

所以白起的意难平就在这了,他希望找一个听劝的老板,在打仗上全心全意地信赖他,听他的意见,完成统一天下的夙愿。】

秦昭襄王时期

嬴稷转头,难以置信地看着范雎:“丞相,你……”

范雎脸上毫无血色,他跪倒在地上,难堪地闭上眼,“大王,臣下有错,臣下向您请罪。”

嬴稷原本想说“寡人待你不薄,你为何要因一己私欲而欺瞒寡人”,想了想终是没说,现在事情都没有发生,范雎就已经请罪,明显心里有鬼。

恐怕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做了。

嬴稷心情复杂,范雎是帮助他从宣太后和穰侯那里夺回权力的功臣,这么多年一直为秦国效力,创修褒斜栈道,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,提出远交近攻策略……

白起为秦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,范雎也为秦国出谋划策,壮大秦国,一人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,如今却闹得如此。

嬴稷沉默了许久也未曾开口。

上党

白起已经傻眼了,他居然死于这么荒谬的原因。

被深深打击到的白起脑子已经快糊成浆糊了。

大秦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